首页 新闻 卡本特暗示《怪形》身份之谜,粉丝成功破解谜团

卡本特暗示《怪形》身份之谜,粉丝成功破解谜团

作者 : Ava Oct 19,2025

约翰·卡朋特1982年执导的科幻恐怖经典《怪形》之所以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,部分原因在于其萦绕心头的开放式结局。四十余年来,影迷们始终在争论库尔特·拉塞尔饰演的R·J·麦克雷迪与基思·大卫饰演的蔡尔兹最终是否被外星生命体吞噬。卡朋特刻意将悬念保留至今,从未给出明确答案——直到现在。

在3月22日洛杉矶大卫·格芬剧院举行的《怪形》4K特别展映会上,卡朋特与《寄生虫》《米奇17》导演奉俊昊对谈时透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发现。他透露影片中段隐藏着一个"重大线索",直指结局中谁才是怪形伪装的宿主。秉承卡朋特式的戏谑风格,他补充道——戏称只要有人将未公开数额的现金"装信封寄到我家",他就愿意透露这个秘密。

卡朋特同时证实就连演员们当年也被蒙在鼓里。"他们毫不知情,"他坦言道,并强调了表演真实性的重要,"但你要明白,他们必须以人类方式演绎。这个生物能完美模仿。它可能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,也可能是观众席里的某人,根本无法分辨。所以我知道真相,而他们不知道。"

关于这个隐秘线索,独立电影人乔·罗素(并非漫威电影宇宙的导演)在活动后通过X平台(原推特)分享了他的颠覆性理论。"我想我找到了那个线索,"罗素的发言再度点燃了影迷的讨论热潮。

他指出了电影中的关键情节:团队得知怪形能在细胞层面进行复制,这意味着只有经手过的食物饮料才能信任。但在此认知前提下,结局中麦克雷迪却与蔡尔兹共享了酒瓶。虽然这可能是判断失误,但罗素主张这更可能是麦克雷迪已被感染的证据。"当蔡尔兹饮下瓶中之酒时,怪形就已经获胜,"罗素断言,"它战胜了最心存怀疑的终极威胁。"

尽管悬念依然被精妙地保留,罗素通过进一步观察强化了他的理论。他特别指出麦克雷迪的最终台词——"我们何不就在这儿等会儿,看看会发生什么?"——具有强烈暗示性。若麦克雷迪确是怪形,这句台词便衍生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新含义:捕食者正在静候时机。

罗素还重新解读了麦克雷迪看似摧毁某个怪形版本的高潮戏。他的诠释是:"[你看到的是]…抑或是更完美的仿冒体清除了劣质仿冒体,因为前者在获救后更有机会渗透人类社会。"

25部最佳恐怖电影

26张图片

对于这一理论,反响呈现两极分化。部分影迷认为极具说服力,另一些人则坚持蔡尔兹才是真正宿主的观点。"我依然认为是蔡尔兹,因为在进入最终场景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不知道他的行踪。不过基思·大卫会斩钉截铁告诉你他绝不是怪形,"一位评论者指出。罗素回应道:"卡朋特说过两位演员都不知情...蔡尔兹这个角色给我的感觉始终像是误导观众的烟幕弹。"

无论持何种立场,这个理论重新燃起了这部电影遗留的偏执与不确定性的火种。数十年过去,卡朋特仍在持续挑战并俘获着观众,证明《怪形》不仅是恐怖经典——更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谜题。